走走十八盤階梯,吹吹玉皇頂大風
遠赴人間景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
泰山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827級,占地8平方公里,是泰山的主要標志之一。十八盤在對松山北。高阜之上,雙崖夾道,舊稱云門,今名開山,為清乾隆末年改建盤道時所辟。十八盤自此而始。開山北為龍門,舊有龍門坊,后毀。西巖有清道光年間魏祥摹刻狂草“龍門”大字。坊址東為大龍峪。前為新盤口。明萬歷年間,參政呂坤跨澗建渡天橋,并順龍峪上源修新盤道,直達碧霞祠南神門,登岱頂者上下為方便。橋與盤道均毀于清乾隆年間。新盤口北兩山陡立,東為飛龍巖,西為翔鳳嶺,中有一線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門,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盤相連。南天門恰處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環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環境的典范,是泰山的重要標志物之一。石壁谷兩側有“天門長嘯”“層崖空谷”“天門云梯”“如登天際”諸刻。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余階。“緊十八”西崖有迎客佛。十八盤巖層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離內升高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