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支持
聊城市旅游攝影協會
搭建交流平臺、共享典型經驗、推介旅游資源……9月26日至27日,2023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齊長城)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山東淄博舉辦。大會以“執淄之手·齊遇長城”為主題,旨在更好展示各地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果,分享典型經驗,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高質量發展。
匯聚合力
9月26日,大會開幕式在淄博舉辦。活動現場發布了3條“傳承之旅”——齊長城研學線路,淄博市文旅推介官推介了齊長城文旅資源,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為“走進齊長城”媒體采風行媒體代表授旗,山東省精品旅游促進會齊長城保護利用專業委員會揭牌。
活動邀請了天津、河北、山西、遼寧、黑龍江、山東、寧夏、新疆等長城沿線部分省(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有關負責人,齊長城沿線文化和旅游局負責人,淄博市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推進專班有關部門、單位以及多位全國長城文化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分享長城與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近年來,乘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東風,山東堅持規劃先行、保護優先,推動齊長城沿線的7市17個縣(市、區)文旅深度融合,開啟齊長城保護與利用的新篇章。
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總協調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韓子勇表示,近年來,山東高標準打造以保護傳承、主題展示、文旅發展、鄉村振興為主要功能的齊長城文化核心形象廊道,全力構建齊長城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了獨具山東特色的“齊魯方案”。此次大會的召開,對于凝聚發展共識,推動長城沿線各省(市)加強資源整合、產品聚合、協同發展和學習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探尋路徑
開幕式后,齊長城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以及齊長城文旅融合發展、破解保護與建設難題兩個高峰對話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業內專家學者闡述了觀點和看法。
“齊長城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長城,山東境內的齊長城跨越泰安、淄博、臨沂、濰坊、日照、青島6市,巍峨壯觀,時代價值巨大,應進一步挖掘。”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玉坤表示,齊長城歷史價值高,文化底蘊厚重,應從深度、廣度上進一步加強研究齊長城的時代價值。
“對于齊長城在當下的發展,要強化主體,講求特色,虛實結合,探索齊長城保護利用機制。”在齊長城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高峰對話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殿廷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齊長城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歷史文化價值上,齊長城作為長城之父,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代表的是一種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山東海岱傳統文化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趙桂琴認為,齊長城是齊魯文化的載體,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價值。當下,齊長城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提升空間仍舊很大,應進一步挖掘,活化齊長城的文化價值。
河北地質大學土地科學與空間規劃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白翠玲從打造文化品牌、形成有效供給、打造核心吸引物3個方面表達了觀點。白翠玲表示,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將文化價值轉化成好的產品體系。要加強齊長城的研究和挖掘,在展示體系、解說體系等方面不斷優化,最終促進山東長城沿線區域高質量發展。
謀劃未來
此次大會內容豐富、成果豐碩,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大會通過主旨演講、交流對話和案例分享等內容,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齊長城)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意見和建議,將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趙愛國表示,要注重齊長城研究文獻檔案收集整理,從而更加系統、全面梳理齊長城的發展脈絡以及當代價值;加強頂層設計和建設過程科學化管理,突出其文化標志性特征和文化空間設計,充分考慮文化和旅游消費需求,通過新技術的運用,增強心理體驗感和吸引力;在推進齊長城文化公園的建設過程中,要尊重建設規律,突出其特質與特色,借鑒和學習國內外文化公園建設經驗,高質量推動齊長城文化和旅游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山東省文物局原副局長由少平認為,下一步,山東應在更高層面推進齊長城的保護利用工作,把相關政策用好用活,加大齊長城沿線優質文旅資源的包裝和策劃力度,將地域歷史文化、傳統民俗、非遺等融入旅游產品、旅游項目開發之中。同時,繼續做好資源梳理,強化系統思維,做好沿線行政區域邊界處的區劃銜接和有效管理,深入挖掘長城歷史文化價值,共同促進齊長城整體保護工作。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長城組成員董耀會表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五大工程”中的一個重要工程就是文旅融合工程。齊長城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沿線區域文旅資源豐富、亮點突出、特色明顯,在文旅融合發展上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發掘好齊長城的獨特性、稀缺性、唯一性,對于推動齊長城保護開發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議將齊長城獨有的文化底蘊和資源要素與沿線產業發展進行結合、聯動,開啟齊長城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