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關湖原名上關水庫,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上關村,距遵化市24公里。北倚長城,東臨湯泉,西連東陵。景區內青山疊翠,碧波蕩漾,怪石磷峋別有洞天。湖中有一3萬平方米的小島,島上如同雄雞高唱的雞冠山,與以兩大白巨石命名的雙乳山以及碧波泠流的黑水峪,構成了天然景觀。形神皆似的神鰲島、烏龜仙洞、擎天石、湖心島、雌雄斗、天書山、仙女照鏡等奇觀小景,悅目賞心。
線路分類: [濕地湖河]
景點地點: 國內 河北省 唐山市
本站推薦:
上關湖
上關湖原名上關水庫,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上關村,距遵化市24公里。北倚長城,東臨湯泉,西連東陵。景區內青山疊翠,碧波蕩漾,怪石磷峋別有洞天。湖中有一3萬平方米的小島,島上如同雄雞高唱的雞冠山,與以兩大白巨石命名的雙乳山以及碧波泠流的黑水峪,構成了天然景觀。形神皆似的神鰲島、烏龜仙洞、擎天石、湖心島、雌雄斗、天書山、仙女照鏡等奇觀小景,悅目賞心。
上關湖上關湖原名上關水庫,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上關村,距遵化市24公里。北倚長城,東臨湯泉,西連東陵。景區內青山疊翠,碧波蕩漾,怪石磷峋別有洞天。湖中有一3萬平方米的小島,島上如同雄雞高唱的雞冠山,與以兩大白巨石命名的雙乳山以及碧波泠流的黑水峪,構成了天然景觀。形神皆似的神鰲島、烏龜仙洞、擎天石、湖心島、雌雄斗、天書山、仙女照鏡等奇觀小景,悅目賞心。
上關湖概況
上關湖上關湖位于遵化市西北部,這里有馳名中外的萬里長城,傳說唐太宗東征曾路過此地。上關湖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為國家AA級景區。位于遵化市馬蘭峪鎮,距清東陵6公里,湯泉2公里;距北京、唐山均百公里左右,通往承德的省級路穿景區而過,是京、津、冀地區理想的假日休閑旅游之地。它北倚長城、東臨湯泉、西連東陵。這里青山疊翠、碧波蕩漾、怪石嶙峋,有鴿峰島、雙乳山、金蟾戲日、烏龜出洞;擎天石、湖心島、雌雄斗、天書山、仙女銓鏡、龜島垂釣等景點。
上關湖集山水林洞于一地,這里林幽樹茂,果香飄溢,空氣清新,野花遍地,艷麗芳香,水色碧透,山影朦朧,湖中島嶼,似翡翠鑲嵌于湖面,島不大,但卻是松榮柏茂,如果將上關湖比做一只玉盤,湖中的小島就堪稱一枚青青的螺髻了。由于上關湖生態環境好,島上草木豐茂,區域地理、氣候環境與其它島略有不同,各種鳥才紛紛來此島棲息。
據《遵化州志》記載,清康熙皇帝來此游山玩水,即興口占一絕:峽崖瀑布掛前川,樹冷煙寒幕碧天,關外黎民風俗厚,涵濡威德已多年。”明代愛國名將戚繼光也曾到這里吟詩作賦,游關覽勝。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相繼建成了游船碼頭、景區酒店、小型賓館,景區別墅區等配套設施另外景區綠化美化也取得了豐碩效果。投入大量資金,恢復建設了長城、敵樓一段。
整個景區占地4600畝,山青水秀,吃、住、行、游、娛為一體。是一處令人賞心悅目的旅游景觀。景區以水上游玩為主體,而今又增添了高峽平湖等自然景觀和不斷完善的現代化游樂設施:大游船、摩托快艇、自駕電瓶船、腳踏船等。游客可以登山、劃船、垂釣、淺水游泳、吟詩、作畫、歡歌或者滑冰、賞雪,以及各種特色采摘、娛樂活動,是一處休閑、渡假、會議的理想場所,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來這里旅游觀光。
上關湖 - 地理氣候
上關湖北倚長城,東臨湯泉,西連東陵,是燕山腳下的又一明鏡奇觀。湖水面積4000余畝,水質清澈,為二類水質。與著名的湯泉,清東陵相連,海拔176米,晝夜溫差大,約在5~6度左右。上關湖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常年平均日照時數2608.2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0.9℃,歷史最高氣溫40.5℃、最低氣溫-25.7℃,無霜期182天.常年平均降水量724.7毫米。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是一處避暑勝地。
上關湖 - 游樂項目
篝火晚會上關湖風光旖旎,它融文物古跡與自然風景為一體。山環水抱、交相輝映,湖中有個3萬平方米的小島,它如同雄雞高唱的雞冠山,山峰上有臥著兩大白巨石的雙乳山,還有碧波冷流的黑水峪,這些都是天然的景觀。上關湖的湖心島上建“四園三亭一走廊”。四園:即結義園(桃樹)、銘恩園(櫻桃樹)、名特園(香白杏樹)、園丁園(李子樹);三亭:即常鳴亭(聽鴨鵝叫聲)、龍景亭(賞湖內風光)、荷花亭(觀常湖中荷花);一廊:即亭、園均用階梯形綠色長廊連結起來。
上關湖大壩上建有綠色長廊,讓鋼筋骨架上爬滿地堇、藤蘿等綠色植物。上關湖周圍建有供人療養的“長壽齋”、旅游度假的“懸園閣”、在雙乳山下建一座供新婚夫婦歡度蜜月的“甘露殿”,以及1500平方米的三層塔式餐廳。使其成為人們登山、游泳、滑水、劃船、垂釣、吟詩、作畫、考古、科研、觀光、度假、療養(包括森林浴、空氣浴、日光浴、冷水浴、溫泉浴)等多功能、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旅游、度假勝地。形成大景觀套小景觀、步步全是景觀的格局。遠眺,群峰爭峙、松柏青翠;近瞧,紅磚綠瓦、五光十色、輝映四方。
上關湖大壩上的綠色長城笑迎佳客,湖心島上幢幢樓房新穎別致,花園爭香斗艷,湖邊建起碼頭、船塢和游泳場,購置了50個座位的游艇兩艘,小劃船30余條,每年來此游泳沐浴者有10多萬人次;旁邊建起了釣魚臺,春、夏、秋季垂釣者絡繹不絕。湖邊上重修起100多米的長城,供人登臨。荒山處處披上綠裝,行行果樹艷裹香飄。不僅將湖面點綴得蒼翠嬌媚,又為農民們增加了經濟收入。上關湖為滿足游客需求設有篝火晚會,可供大家燒烤,娛樂。上關湖的野味極為豐富,景區準備的特色鄉村野味,野雞,野生魚,野蛇等,配上農家特色野料噴制,其味道鮮美無比,再加上鄉村特色野蔬菜,野味包括山,天水之野味精華,野生魚更始一絕,各款菜肴制作精美,可提前預定各類野生魚,是美食愛好者品嘗的又一好去處。
上關湖 - 鲇魚關
鲇魚關上關湖的壩基,原是長城要塞的鲇魚關。鲇魚關,又稱鲇魚石,鲇魚石關。因在上關湖南面有一個兩畝大的水坑,名鲇魚池;池中有塊黑巨石,長10余米,高7余米,一頭大、一頭小,看上去像條臥著的大鲇魚,故得此名。此關距清東陵較近,有清東陵八大景之一的“鲇魚來游”。明永樂年間建城,其營盤方圓約1500余米,尚有遺跡。
此處,由于邊墻以外較為平坦,河水湍急,關卡實難固守,僅在明朝,關外少數民族就曾多次破關騷擾。《國榷》記:“宣德元年(1426年)秋七月十六日,鎮守薊州、山海督僉事陳景先巡邊,值北寇四十余騎于鲇魚石關殲之。”《方輿紀要》載:“正德四年(509年),朵顏入寇,自此毀垣入馬蘭峪;十年(1515年),兀良哈(即烏梁海)由此寇馬蘭峪,參將陳乾戰死;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掩答汗;亦自此入犯馬蘭峪。”
隆慶六年(1572年)十月,薊鎮總兵戚繼光曾經集中12萬兵馬,在關南數十里的開闊地上進行軍事演習,一股上千名的假設敵,就是由此關偷襲內地的。關東南茅山上后人建造的“晾甲亭”(又名八角石亭),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即戚繼光指揮演練時存放盔甲之處。崇禎二年(1629年),后金皇帝皇太極指揮的軍隊也曾由此處進關。清康熙皇帝陪祖母孝莊太皇太后來湯泉療疾時,曾在關下設立行宮,多次登臨此關。
上關湖 - 歷史傳說
上關湖風光在上關湖的南面3公里處有村名魏進河,是因村東之河而得名。此河北自鲇魚關流進,南下寒河莊而入沙河。據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10萬大軍開到魏進河西岸,都被滔滔洪水所阻。身邊的尉遲敬德提出:“陛下何不用八面金锏斬之!”李世民接過金锏,朝怒濤打了下去。然而,河水只打開條口子,大隊人馬仍然難以一時通過。于是,他又下令:“曉諭河水,要立刻從魏進河滲到地底下去,到寒河莊再出來!”這樣,才閃出10多里長的十路來,大軍順利地通過。其實,是因此段河底俱是大小河卵石,托不住水,而并非皇帝的“神威”。為了讓這些地下水為民造福,便在鲇魚關上筑起一條長652米,寬100余米的大壩,蓄水面積為3650畝,深度20余米。蓄水量為230多萬立方米。初稱“上關水庫”,后改稱“上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