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即公元1844年,最早是由復州知州張鞠人倡議地方紳士名儒義捐并利用已升遷離任的原復州正紅旗城守尉顧爾馬渾將軍的府址,半就官邸,半為新建,合而構成書院學舍。因復州城東的橫山乃復州境內最高山峰,書院又為復州最高學府,故取“橫山書院”之名。
線路分類: [歷史遺產]
景點地點: 國內 遼寧省
本站推薦:
橫山書院
這座坐落在復州城內西大街北的橫山書院,是大連地區最早出現的書院之一,也是遼南大地唯一保存下來的古代書院遺址。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即公元1844年,最早是由復州知州張鞠人倡議地方紳士名儒義捐并利用已升遷離任的原復州正紅旗城守尉顧爾馬渾將軍的府址,半就官邸,半為新建,合而構成書院學舍。因復州城東的橫山乃復州境內最高山峰,書院又為復州最高學府,故取“橫山書院”之名。
簡介
在瓦房店市復州城西街,有一片至今保持完好的清代建筑。她便是建于清道光24年的橫山書院。站在喧鬧的古城西街遠遠望去,那片由灰黑和殷紅構成的建筑群落,顯示著她特有的那分凝重和古樸。她的青磚灰瓦、飛檐翹脊間潤生出的那股濃濃文化氣息,至今仍在熏蒸著古城,及在古城里生活的人們。她是古城里一坨厚重的文化積淀。她的存在,猶如一把打開復州歷史文化大門的鑰匙,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獨守著她特有的使命。
構造
橫山書院占地面積2516平方米,坐北朝南,兩進院落,門前有照壁一面,門外東、西各置石獅一尊,歷經百年的歲月風雨,石獅已被雕琢去了它原有的模樣,但它渾圓的筋骨仍舊顯示著它當年的與眾不同。它默默的守衛著這方靜土。斑駁的歷史遺痕講述著它曾有過的喧鬧與榮耀。門廊兩側各有房一間,門房兩側又有東、西耳屋各三間。一進院為授課之所,院內正中有講堂五楹,硬山式建筑;東、西廂房各八間,前后均有門。二進院為師生食宿之處,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八間。清咸豐年間,增建后廳十一間,后院東、西廂各六間。
任教文人
書院由學正或吏目主持,聘請各地知名文人任教。書院從1844年至1905年的60年間,在冊中取科名的有271人。其中庠生220名,貢生58名,舉人10名,進士2名,翰林1名,即清末大才子徐賡臣,字韻初,號東沙,今普蘭店市(原新金縣)大譚鎮太平村人(普蘭店北部地區,在新金縣建立之前為復州、復縣所轄),清道光二十九年考取拔貢,咸豐三年考取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六年擢升直隸州加知府銜,賞戴花翎。同治八年回原籍,任復州橫山書院主講。徐賡臣是大連地區第一個翰林,也是一個才高氣傲的詩人,著有《斯宜堂詩抄》。清末復州多詩人,徐氏一門就有6位,且個個都有詩稿留存。
歷史發展
光緒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年,清廷派大臣訪歐,回來后便效仿西歐辦學方式,廢科舉,辦學堂,州官曹祖培將橫山書院改為“橫山學堂”。民國2年即公元1913年,改復州為復縣,橫山學堂又改為奉天省復縣中師學校。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解放后,在橫山書院舊址建立了復縣第二中學。后因校舍所限,復縣第二中學遷至復州城南街,橫山書院遺址保留至今。橫山書院是清代遼南著名講學之所,一直沿用至1984年,它對大連地區近代教育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它安靜地以優雅的姿態坐落在復州古城西大街,與東大街的復州衙隔街相望,給今日的復州城平添一絲古意書香,令人肅然起敬。
人文精神
當你信步徜徉書院當中,追尋那遠去的書聲。這里的每一組院落、每一房屋、每一塊石碑,甚至每一片磚瓦,都深含著雋永的文化品味,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人以昂揚向上的啟迪和促進。也就是說,當人們來到橫山書院的時候,你就會感受、領悟、欣賞和思考一次橫山書院文化。當你跨入書院的大門,你就能夠從雅致、端肅的建筑群落中,感受到儒家士人的嚴謹和閑適的讀書生活,欣賞到他們的審美情趣和生活理想,你就發現,“整齊嚴肅”的講堂與“雅致素樸”的園林構成了一幅對照鮮明而又渾然一體的有趣畫面,這不正是古代士大夫“儒道互補”的文化心理的體現么?
當你站到橫山書院百年院訓的石碑前,欣賞他那俊秀的書法和吟詠他那哲理深厚的院訓的時候,你就仿佛回到一百多年前,看到當時學術史、教育史上的那一次次的會講,徐庚臣正在為那精深的太極、心性、等哲學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復州弟子們正環坐聆聽,思考“謂有寧有跡,謂無復存”的太極之體是如何的奧妙。當你面對金光爍爍筆力逑勁的同沾雨露匾額時,你就會發現,原來這隱藏在這寧靜之中的書院,竟會是幾千年正統儒家文化傳遞的驛站。那深厚而又奧妙的“道統”、“心傳”, 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從遠古的舜堯,傳之胸懷文化使命的孔孟,在經一代至今,使得橫山書院把復州變成了遼南正統儒家文化在時代傳遞、空間傳播的重鎮。令人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是,這一表面而奧妙的、其實深厚的儒家“道統”,竟是我們這顆星球上延續了幾千年而沒有中斷的中華文化的人文精神!
同時,橫山書院文化,不僅體現在這些石碑、匾額、對聯,以及古建筑等歷史文物中,而且已匯入那厚重而又遙遠的歷史之中,包容在那浩瀚而又發黃的典籍之中,體現在從古今的許許多多人的思想、觀念、情感和行為方式之中。透過時間的縫隙,我們揣摩遠去的歷史。也許你會從鋪地的青石上,搜尋到當年先生的腳步。或是從墜墜的蛛網上看到了少年徐庚臣的好奇。不論怎樣他畢竟已成為了久遠的歷史。但作為傳承文化的空間,橫山書院正抖落他一身的塵土時時梳理著他歷史的脈落。給人們留下的永遠是清晰的記憶。
1985年4月,橫山書院被列入大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仍保留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