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靈山,原名零山,又名靈芝山,均因其形而得名,后因香火之盛,稱之為“靈山”,素以“鐘靈毓秀、人杰地靈、仙山圣母”而聞名遐邇。整個山由三個山包自東而西排列而成。靈山坐落在即墨城北10公里處靈山鎮之南。海拔154.6米,東經127°27',北緯36°32'。204國道沿山腳下穿過,是青煙、青石兩條公路干線之間的制高點,又是城北屏障。
線路分類: [名山奇峰]
景點地點: 國內 山東省 青島市
本站推薦:
即墨靈山
即墨靈山,原名零山,又名靈芝山,均因其形而得名,后因香火之盛,稱之為“靈山”,素以“鐘靈毓秀、人杰地靈、仙山圣母”而聞名遐邇。整個山由三個山包自東而西排列而成。靈山坐落在即墨城北10公里處靈山鎮之南。海拔154.6米,東經127°27',北緯36°32'。204國道沿山腳下穿過,是青煙、青石兩條公路干線之間的制高點,又是城北屏障。
靈山山上山下,樹木蔥蘢,風景秀麗,實為旅游勝地。晴日,登望海石,東南而望可觀大海;陰霾天氣,山頂云繚霧繞,聚而不散,稱作“靈山戴帽”。春秋時節,百鳥翔集,盤旋歡叫,時有全身赤紅的“火狐貍”穿躍林間。
靈山不惟自然風光秀麗,且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廟宇建筑別具一格,且規模宏大壯觀。更有許多靈山圣母的傳說穿插其間。
靈山廟宇相傳創建于周元王5年,即公元前471年,唐朝及明朝萬歷年間,經過了兩次大的修復。自清朝道光、咸豐年之后已毀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復重修復擴大至今日規模。修復后的靈山廟宇計有圣母殿、眼光殿、疹痘殿、送生殿、催生殿、百子殿、泰山老母殿、無生殿、龍王殿、耳光殿、三神總殿、十八只手殿,以圣母殿最大也最富麗堂皇。
圣母殿主神青霄元君,亦稱靈山老母,據明萬歷年間祭酒周如砥所記,萬歷年重修靈山祠時,掘得元君遺殼,并一石碑。《元君碑記》載,周元王五年,招遠女子王氏,童養于即墨金門姑母為媳,貌甚丑陋,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朝打暮罵,不得安寧,元君初無怨色,一日汲水于山之東,遇仙人點還其真容,于四月十五日這天登山頂,坐化于大石之上,得仙為“青霄元君”。后人遂立祠祀之,并以四月十五日為靈山廟會日。
靈山有十大景觀:
青霄遺殼:在西山之巔。
酆都城:在西山半坡之陰,遠視周石如墻,近視散亂無紀,西南門一石最高,俗稱鬼王。
聚寶盆:在山前。
望海石:圣母殿之左,有石高不盈丈,晴日,登石可觀大海。
黑虎泉:位于西山西北麓,據傳當年有虎引道而掘得此泉。
仙人洞:在東山之西腰,高可坐,闊容三四人,當地人相傳風雨不入其中。
玉女盆:在西山西半峰,有石高及背,石面有水一泓,盈盈無源,旱澇不減不溢,長年不竭,相傳可洗目疾。
扁擔眼:東山東麓,石崮上一窟僅容伸進一手,其水不減不溢,以毛巾拭之,須臾水滿如初。傳為二郎擔山時,扁擔一插所致。
孫臏牛跡:西山之西,有牛跡宛然于石面上,相傳為孫臏獨角青牛所踏之處。
鐵耙齒:東山峰石面之上,有一石長出,形似耙齒。
新開辟聚仙洞一處,內有送子觀音、八仙過海、哪吒鬧海等景觀。
交通線路:乘青島—即墨公共汽車抵達即墨,后乘即墨—靈山車至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