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城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長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保留比較好的一段在包頭至石拐公路10公里處。趙長城橫亙于包頭市轄區的中部,位于固陽縣境內的大廟村,大約在趙武靈王二十至二十六年(公元前306-前300年)修筑。它迤邐于陰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山南是狹長的土默川平原,水草肥美,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
線路分類: [考古遺跡]
景點地點: 國內 內蒙古自治區 包頭市
本站推薦:
趙長城遺址
趙長城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長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保留比較好的一段在包頭至石拐公路10公里處。趙長城橫亙于包頭市轄區的中部,位于固陽縣境內的大廟村,大約在趙武靈王二十至二十六年(公元前306-前300年)修筑。它迤邐于陰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山南是狹長的土默川平原,水草肥美,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
位置
趙長城自土默特左旗陶思浩鄉圪力更村北進入包頭市境內,從土右旗美岱召鎮上協力更氣村東北沿大青山南麓向西,過土右旗溝門鄉北的水澗溝,至包頭郊區東園鄉北的五當溝口。
這一段長城由于山水沖刷、淤積等原因,多數地段已不存,有遺跡可尋的地點有溝門鄉東北的小狼窩溝,朝陽洞。哈子蓋,窖子灣、東灣等地,累計和不足 5 公里,朝陽洞山下發現一段長城,綿延約 0.5 公里,殘高 1.2 —— 1.5 米,基寬 4 米,頂寬 1.5 —— 2 米,夯層厚 9 —— 12 厘米,夯窩直徑 4 —— 6 厘米,黃土夯筑,過去一直認為趙長城自土右旗。
特點
趙長城一直在山中行進,但仍以土石混筑的長城,連續約 400 米,多數地段坍塌長城兩側用石塊錯縫壘砌,中間填土及亂石,保存較好者,殘高 1.5 米,基寬 2.5 米,頂寬 1 米,橫截面略呈梯形 。
趙長城,多數地段已呈土垅狀,個別地段難以查尋,有下列地段保存較好,北郊后營子鄉大廟——二相公窯子段,西郊哈業腦包鄉卜爾汗圖——烏蘭計段,大廟村附近的長城殘高 4 —— 5 米,基寬 6 —— 9 米,夯層厚 8 —— 12 厘米,夯窩直徑 7 厘米,一處為取土破壞的長城顯示,長城橫截面呈梯形,底寬 4.5 、頂寬 3.9 、高 2.5 米。
烽燧
長城沿政線設有烽燧和障城。
烽燧 共發現 6 處,大青山前 3 處,烏拉山山前 3 處。
蘆房溝烽燧 位于土右旗美岱召鎮上協力氣村東北 1 公里的大青山南城高地上,平面呈方形,邊長 6 米,殘高 1.7 米,粘土夯筑,夯層厚 10 厘米,夯層中夾有灰陶片。
沙兵崖烽燧 位于土右旗溝門鄉沙兵崖村西北 3 公里的大青山山前平地上,東距蘆房溝烽燧約 15 公里,平面呈方形,縱截面呈梯形,底邊長 3.5 米,高 4 米,黃土夯筑,夯層厚 13 厘米,夯窩直徑 7 厘米。
廟灣烽燧 位于土右旗溝門鄉廟灣村北 0.5 公里的大青山水澗溝口 東岸臺地上,臺地高出水澗溝約 4 米,東距沙兵崖烽燧約 10 公里,下面呈長形,縱截面呈梯形,底邊長 5.7 米,頂邊長 5 米,高 3.8 米,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夯層厚 8 —— 15 厘米,夯窩直徑 7 厘米。
大壩灣烽燧 位于包頭市西郊哈業胡同鄉雷家圪旦村北烏拉山大壩溝溝口西側,大壩溝障城東墻北端,緊貼趙長城,呈圓錐狀隆起,底徑 20 米,頂徑 6 米。殘主,高 3.5 米。
梅力更溝烽燧 共 2 處,梅力更溝位于包頭市西郊哈業胡同鄉鄉政府西北約 8 公里處,一處位于梅力更溝東岸,緊貼趙長城,另一處位于梅力更溝西岸梅力更溝南障城北墻中部外側,二烽燧均呈圓錐狀,底徑約 20 米。
障城
障城 現查明 10 處,自東向西依次有后壩障城,克爾瑪溝障城,邊墻壕障城,昆都侖召障城,昆都侖溝障城,虎奔汗溝南障城,虎奔汗溝北障城,哈德門溝障城,大壩溝障城,梅力更溝南障城,梅力更溝北障城。
后壩障城 位于石拐區國慶鄉后壩火車站北約 105 公里。城址在一條南北走向的黃土梁上,東依南北走向的長城,障城的東墻即長城,城址平面約呈方形,南北長 95 米,東西寬 92 米,西墻設門。寬 10 米,方向 10 度,土墻夯筑,基寬 10 米,頂寬 1 —— 2.5 米,殘高 3 —— 6.2 米,夯層厚約 10 厘米,城內文化層厚約 0.7 米。
邊墻壕障城 位于包頭郊區新城鄉邊墻壕村西1000米的昆都侖溝東岸高城上, 110 國道北繞城公路昆河大橋自城南通過,城址北倚長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 70 米,南北長 150 米,土墻夯筑,殘基寬 8 米,頂寬 3 米,殘高 3.5 米,夯層厚 約8厘米,南墻設門,城內文化層厚約1米,地表散布磚塊,板瓦,有壓印網紋磚及沿部壓印指紋板瓦,采集有云紋瓦當,缽罐,銅鏃等。 漢代沿用。
昆都侖召障城 位于昆都侖溝口西岸高地上,包——白鐵路自東通過,南 距昆都侖召溝與邊墻壕障城相望,二城相距 0.5 公里,障城北墻長 82 米,北墻即趙長城南墻及東西墻南端被毀,東墻方向正北,殘長 40 米,內側夯層清晰,東墻方向正北,殘長 40 米,內側夯層清晰,土墻夯筑,基寬 7 米,頂寬 4 米,殘高 2.4 米,夯層厚 9 厘米,文化層厚約 0.5 米,城內遺物較少,有繩紋板瓦,簡瓦。彎斷繩紋陶片,罐等,采集有碗,罐等。
昆都侖溝障城 位于包頭市北繞城公路昆河大橋北 1.5 公里昆都侖溝內,地處一向陽的箕形高地,當地人稱什雞王圪旦,昆都侖河自城北由西向東流過,又東轉為南流,古城墻依箕形高地邊緣而筑,城內地勢北高南低,城址呈不規則五邊形,東墻 5 度,長 58 米,北墻 82 度,長 70 米,西墻 3 度,長 72 米。南墻約 110 度,長 39 米,東南墻約 80 度,長 36 米,東南墻西端保存較差,幾乎與地平,略有弧度,北墻及東同。西墻保存力好,呈土垅狀,殘高 1 米,寬 6 米,夯層厚 8 —— 11 厘米。在城內陶片極少,有素面和繩紋泥質灰陶片。
修建歷史
戰國趙長城是中國北方修筑最早的長城之一,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筑長城,自代并陰山下,至高闕為塞”。今陰山山脈大青山、烏拉山南麓依然可以尋覓到這條土筑長城遺跡。
有關趙長城修筑的時間,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我們從《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對北方的幾次攻略中,可以推測出修筑長城的年代。武靈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攻中山。”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依據這幾條記載,有觀點認為趙長城修筑于公元前306年,也就是第一次攻破林胡、樓煩時。 但史書記載公元前306年,略中山地,至寧葭;略胡地,至榆中。公元前305年,攻中山。這兩次趙國向西北的拓展還沒有到達云中、九原。另一方面,如果前306年略地后就修筑了長城,必會派軍隊駐守,中山之地已在趙國勢力范圍之內,又怎么會出現公元前305年、前300年兩度再進攻中山的記載呢?因此,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修筑趙長城的準確時間應是公元前300年復攻中山,并“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后,這是趙國勢力至云中、九原的最早記載。隨著勢力范圍向西北的擴展,在陰山下修筑“自代并陰山下,至高闕為塞”的長城,目的是減少來自北方林胡、樓煩的威脅,“而欲從云中、九原直南襲秦”。爭奪中原霸主地位是戰國時每一個諸侯國都向往完成的事業,趙武靈王也不例外。修筑長城與“變俗胡服、習騎術”,既有戰略上的長遠目的,也有戰術上的整體提升,是戰略戰術上一種積極有效的統一。
交通指南
從包頭市區乘車向北行駛約20多公里,就到了固陽縣境內的大廟村,在路邊的一處山坡上,可以看到豎著一塊近2米高的石碑上書"中國長城遺址",這就是包頭境內的趙長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