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臨淄區辛店鎮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余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公元前859年(齊獻公元年)都治臨淄。至戰國時,臨淄發展成全國最大的都市之一,《國策?齊策》描寫齊宣王時(戰國中期)此城的情況是:“臨淄之中七萬戶,……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于遠縣,而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
線路分類: [城市風光]
景點地點: 國內 山東省 淄博市
本站推薦:
齊故城
位于臨淄區辛店鎮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余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公元前859年(齊獻公元年)都治臨淄。至戰國時,臨淄發展成全國最大的都市之一,《國策•齊策》描寫齊宣王時(戰國中期)此城的情況是:“臨淄之中七萬戶,……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于遠縣,而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至秦滅齊,臨淄城一直是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外觀
形制
故城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南北近4.5公里,東西約3.5公里,小城在大城西南角,其東北部伸進大城的西南隅,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兩城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周長約21公里。
城墻
故城的城墻多數已湮沒地下,少數因挖土及河水沖刷而無痕跡,現僅存一些斷垣殘跡。經文物部門鉆探考證,城墻早在西周時期就存在,春秋、戰國、西漢時又多次修補。城墻系夯土而成,依地勢而建,多不取直線形,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有24處拐角,現有14處保存完整。小城周長7275米,墻基寬20~30米,最寬處達67米;大城周長14158米,墻基寬多在20米以上,最寬處達43米。
城門及道路
據《齊記》載,齊城有門13座。見于史書的有雍門、申門、揚門、稷門、鹿門、章華門、東閭門、廣門等。但未記確切方位,故后人各執一說,比較肯定的西門有申門、雍門;東門有廣門?,F已探明11座城門,其中小城5座,大城6座。門道跨度均在8.2米以上,最寬者達20.5米。 城內的交通干道很規整,已探明10條干道,其中小城內3條,一般寬6~8米,最寬17米;大城內7條,寬10~20米不等。這些道路多與城門相通。
排水設施
故城內的排水系統設計合理,它利用淄河、系水作為東、西天然屏障和自然護城河,又在大、小城南、北墻挖護城壕溝,與淄水、系水東西溝通,并根據南高北低的地勢開多處溝渠,在城垣施工中設有精巧的排水道口,以此將城內、外的河流與壕溝緊密地聯系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排水網。城內共有3大排水系統(小城1處,大城2處),4處城墻排水道口。1980年,考古工作者已發掘清理出大城西墻的排水道口,它東西長43 米,南北寬7米,深3米,用巨石壘砌而成,水口分上中下3層,每層有5個方形水孔,孔內石塊交錯排列,水經孔內間隙流出而人卻不能通過。這樣既能排水又能御敵,實為古城排水系統建筑史上所僅見?,F已在排水道口周圍建起院墻,加以保護。
城的內部結構
齊故城小城是國君居住的地方,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又名宮城。在其西北部存有一夯土臺基,當地傳稱“桓公臺”,是齊國的宮室建筑臺基,現存高14米,地下夯土臺基呈長方形,南北86米,東西70米。在“桓公臺”周圍又鉆探出大片夯土臺基,估計是當時的宮殿遺址。這片遺址幾乎占了小城的一半面積,在此出土了方形鋪地花紋磚、屋脊花紋磚和瓦當。在小城南部(今安和村地)是手工業區,發現有鑄幣“齊法化”遺址1處、冶鐵遺址2處、煉銅作坊遺址1處。
考古
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的居住區,又名廓城。大量的手工作坊就分布于此,現已在大城內發現冶鐵遺址4處、煉銅遺址1處、鑄幣遺址1處、制骨遺址4處,是當時齊國最主要的手工業區。在大城的地面上,還存有多處建筑臺基,是當年齊王建筑的離宮別墅,主要有“雪宮臺”、“梧臺”、“遄臺”。大城內有兩處墓地,一處在大城東北部(今河崖頭村一帶),是當年齊國貴族的墓地,已發現大、中型墓葬20余座,在其中的5號墓周圍,發現了大規模的殉馬坑。另外在大城南(今劉家寨韶院村南)亦有1處墓地,是東周時期的墓葬。? 故城內其他遺跡:在大城內還存有“韓信嶺”、“孔子聞韶處”、“晏嬰冢”、“稷下學宮”等遺址。“韓信嶺”在大城東北部,傳說是韓信至齊時筑宮于此。現存遺址基本呈正方形,高出地面4米,四面有3層臺階。經鉆探,文化層厚3~4米,包容自西周晚期至漢代的文化堆積4~5層。并有居住、冶鐵、煉銅、制骨等遺跡,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是齊故城內文化堆積最早、最厚、最復雜之處。關于稷下學宮建筑現已無存,其地理位置說法不一,《臨淄縣志》說稷門為齊城西南門;《齊乘》曰稷門為齊城西門,《劉向別錄》云:“齊有稷門,齊之城西門也,外有學堂,即宣王立學所也,故稱為稷下之學”。1946年曾在大城西墻外的邵家圈村挖得石碑一方,上書“稷下”,后碑無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