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溪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是以旅游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游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游熱點,是以旅游業為主,商貿服務業為輔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鎮。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級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成都市旅游重點鎮。
線路分類: [名勝古跡]
景點地點: 國內 四川省 成都市
本站推薦:
黃龍溪
黃龍溪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是以旅游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游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游熱點,是以旅游業為主,商貿服務業為輔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鎮。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級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成都市旅游重點鎮。黃龍溪位于成都雙流縣西南部府河、鹿溪河交匯處;是一個風景優美、歷史悠久并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川西水上古鎮,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
中 文 名: 黃龍溪
所處地區: 成都平原南部
風情習俗: 府河號子、民間兒歌、童謠
風景名勝: 上河衢田園水村,景觀大橋
特色小吃: 黃龍溪一根面
特色景點: 黃龍溪吊腳樓
景區概況
四川成都雙流縣黃龍溪鎮是十大水鄉古鎮之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號稱“中國天府第一名鎮”,2011年榮獲“四川最美古鎮”大獎,有著1700余年的歷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是以旅游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游型城鎮,是成都市郊區新的旅游熱點,是以旅游業為主,商貿服務業為輔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鎮。始終堅持以旅游為龍頭,農業為基礎,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正確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黃龍溪正在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交通便捷,設施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齊備,環境優美,是有濃郁特色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鎮
黃龍溪古鎮坐落在黃龍溪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心,位于成都市雙流縣境內。鎮上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筑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古色古香,與現代大都市形成鮮明的對比。附近毛家灣,四川足球訓練基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無論春秋,一派靜謐。正街、新街、橫街、上河街、下河街、復興街等六條老街剛進行完一年的閉關維修改造,全部鋪上了紅石街面,兩側建筑也恢復了本色,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古色古香。
黃龍溪位于成都東南方向行40公里處,是近幾年被影視界人士和旅游者看好的新辟旅游景點--黃龍溪。黃龍溪東臨府河(錦江),北靠牧馬山,當年鎮上曾有7座廟宇和仁(壽)、彭(山)、華(陽)總府衙門。碼頭上舟揖如林,商旅云集,一派繁榮景象。
黃龍溪古鎮之所以引起影視界人士關注,是因為這里清代風格的街肆建筑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鋪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無不給人以古樸寧靜的感受。鎮內還有6棵樹齡在300年以上的黃角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給古鎮更增添了許多靈氣。鎮內現還保存有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三座古廟,每年農歷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的廟會,還能再現昔日陽古鎮的喧鬧場面。
古鎮黃龍溪之所以為游人所青睞,是因為這里不僅山清水秀,沒有大城市的喧囂與嘈雜;更因這里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河邊飛檐翹角的木質吊腳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古廟內的繚繞青煙等,展現出一幅四川鄉鎮的民俗風情圖,給人一種古樸而又新奇的感受。
黃龍溪鎮東臨府河,北靠牧馬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鎮上的居民就生活在這幽靜古樸的環境中。最早系統地將黃龍溪鎮推出亮相的,當數中國貿易總公司。
名字由來
黃龍溪古名"赤水",據《仁壽縣志》載:"赤水與錦江匯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溪清江,真龍內中藏",《隸讀》著錄《黃龍甘露碑》記云"黃龍見武陽事,鑄一鼎,象龍形,沉水中┉故名曰黃龍溪"。建安24年(公元216),漢時武陽兼新津彭山之地,東縣(華縣)東南接壤,仁壽也象牙,黃龍所屬之地,昔屬武陽,今屬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黃龍溪"。
地理位置
雙流縣黃龍溪位于成都平原南部,平壩與丘陵交匯,府河與鹿溪河流經黃龍溪,是府河下游重要的風景旅游城填,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距成都市區28公里,距雙流縣城35公里,距華陽鎮28公里,東臨本縣籍田鎮,西北面與新津接址,西南面緊臨眉山地區彭山縣。
特色小吃
黃龍溪古鎮有很多好吃的特色小吃,比如芝麻糕、丁丁糖、珍珠豆花、牛皮糖、貓貓魚、臭豆腐、肥腸粉、黃辣丁、焦皮肘子、土豆豉等等遍街都是,黃龍溪古鎮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一根面”可以說是黃龍溪的招牌小吃,您一定要現場看面藝師拋面入鍋,那才叫絕!
歷史典故
一根面又叫“長壽面”“長久面”是宋元明清時期黃龍溪古鎮的著名傳統小吃!黃龍溪地處平原,鹿溪河與錦江交匯穿鎮而過,地肥水美,盛產小麥,每到逢年過節辦喜事時,黃龍溪人就會用麥心粉做一根面,幾乎家家都會做一根面!古時沒有機器,一般都是用手工制作!
吃法介紹
一根面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吃法!過生日時吃一根面加兩個蛋寓意長命百歲,一根面加三個蛋 表示千秋長壽,一根面加四個蛋祝福萬壽無疆。婚嫁喜事時新郎新娘必須吃上一根長面,而且是新郎新娘分別從一根長面的兩端向中間吃,直吃到嘴對嘴合二為一,寓意長長久久、百年好合。兒女出遠門時,媽媽做上一根長面,祈禱兒女一路平安,正月里到黃龍溪吃一根面預示一年一順百順。夏天吃涼面,冬天吃熱面。
制作工藝
由于黃龍溪一根面制作工藝相當復雜,隨著機械制面逐步取代手工,以前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根面現在幾乎失傳!現在也只有位于仿清街尾的一戶劉姓人家才能完整的制作”黃龍溪一根面“!所以每到節假日雙休日都是門庭若市、座無虛席,甚至要排很久的才能吃上一根面。據說一根面制作從和面到面下鍋總共需要十幾道工序,歷時十多個小時!首先將適量的面粉加入少量的食用鹽,再用65度的溫熱水和面一小時左右,和好面以后在揉上半小時,再醒半小時,如此反復7、8次,面團就基本制作好了,面團做好之后開始搓條,從胳膊粗的粗條一直不停的搓,一直搓到手指頭粗細,然后再一圈一圈盤在圓盤里,蓋上濕布,醒上4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下鍋了,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下鍋時由面藝師捏住一根面的一頭遠距離的拋入鍋中煮熟就像猛龍過江般,一時間龍飛鳳舞的,甚是好看!
一根面的特色
一根面的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鍋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長有多長” 面條滑爽、柔韌彈牙、越嚼越有越有嚼頭!一根面的精髓在于吃的是面條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調料的味道!即使不加紹子(面鹵),味道也是鮮美無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講究:必須夾住一根長面從頭吃到尾,如果大夾大夾的往嘴里塞,是絕對品不出味道的!這種獨特的面食只有黃龍溪古鎮才能吃到,所以民間一直流傳著”不吃一根面,枉到黃龍溪“的說法!黃龍溪一根面位于黃龍溪古鎮仿清街尾轉角處,是黃龍溪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小吃,屬政府保護項目,永遠不會倒閉(別信謠言)。天天都要開門迎客,風雨無阻。節假日要排隊等面吃,星期一至星期五坐下不久就能吃到黃龍溪的招牌小吃---一根面了。
一根面的榮譽
在2011年10月舉行的2011年中國國美食旅游節小吃爭霸賽上,黃龍溪一根面力挫群雄、技壓群芳,在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美食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最終榮獲2011年中國國際美食旅游節小吃爭霸賽總冠軍。
2012年3月14日,黃龍溪一根面在中國天府古鎮美食評選大賽中當選“十大非吃不可的中國天府古鎮美食”排名第一。
2012年10月舉行的2012年第九屆中國國際美食旅游節民間美食大賽,黃龍溪一根面榮獲本屆國際美食節最高獎項“金辣椒獎”并獲得價值萬元的純金打造的金辣椒獎杯。
電視宣傳
1990年,該公司在向全國贈閱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鎮黃龍溪一瞥》為題,詳細介紹了古鎮的歷史,諸葛亮兵屯牧馬山,以及古鎮中醫后繼有人等情況。并用大量的古廟、古樹、古街巷、古浮橋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黃龍溪“古鎮風光好,古鎮民風淳”的景象。同年,《中國民航》、《西南航空》等雜志開始不惜版面介紹黃龍溪古鎮風情。在’92中國友好觀光年”中,省旅游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聯合將黃龍溪古鎮推為8條精選旅游線路之一。
近年來,各新聞媒體對黃龍溪進行了大量的報道,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使黃龍溪逐漸被大眾知曉。
近幾年,中央電視臺對黃龍溪這座古鎮可謂是情有獨鐘。1998年,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首次在黃龍溪拍攝了《黃龍溪燒火龍》。今年7月,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新開的《記事》欄目,又將《黃龍溪今日》作為首播節目,預計在年底播出。據可靠消息,目前央視二套、七套節目正與黃龍溪聯系,也欲來古鎮沐浴古香、古風。
繁盛的往昔
民國《華陽縣志》記載:油子河下段,源于走馬河四分支,在筑斷堰與柏條河匯后,通稱府河。府河流至成都與錦江合流,經望江樓、中和、中興、蘇碼頭至黃龍溪,入彭山縣至江口匯入岷江,自古就有航運之便。
《史記河渠書》記載: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即走馬河與油子河)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府河是成都輸入輸出貨物、沿河輸出輸入農用物資和農副產品及其它貨物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絲綢之路的重要水路路段。
府河邊的黃龍溪就是在繁榮的府河航運業推動下建立、發展的。它處在府河與鹿溪河的交匯口,河面寬闊;水勢平穩,是天然碼頭,從成都來的下水船和從重慶、樂山來的上水船多在此停泊過夜,加上本地的運送牧山特產的船只,使黃龍溪河面帆檣如林。
王爺坎下是黃龍溪古老的渡口碼頭,停泊的上水船只常有百余只,排列二里多長,一直排到皇墳村;下水船也常有近百只,排列一里多長,一直到雞市壩。此外,在鹿溪河,還有梁碼頭、胡碼頭停泊專門運載本地農副產品的船只,至民國年間才廢棄。黃龍溪的古佛洞也是渡口碼頭,為解決航灌矛盾,民國年間修了船閘,在關堰期間,每夕日定時啟閉,放行船。
黃龍溪府河江面的船只大體有三類:一是南河船,船身較大,頭寬稍平;二是千千船,船身較小,兩頭削尖;三是扒灣船,船身小,尾齊。此外,還有竹木筏(以竹木并排扎牢,上置梢撓)。往來運翰的貸物,除樂山、成都、重慶等地的鹽、百貨、土特產等外,本地的土特產也很多:如牧山地瓜,扎成五斤一小捆,在中秋節前運往樂山、宜賓等地,供八月十五祭月亮用;紅甘蔗扎成二十根一捆,外裹葉子,運往重慶等地;還有海椒、花生、柴捆等等。
歷史上黃龍溪曾是蜀中,特別是成都對外交往的一條黃金水道,更是南方絲綢之路的物資集散地。錦江與鹿溪河(古稱赤水)在黃龍溪交匯,河面寬闊,水勢平穩,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是錦江流域不可多得的天然碼頭,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呈現過百貨山積、帆檣如林的景象。
周邊線路
黃龍溪距成都只有30公里,人民南路南延線通車后,從成都到黃龍溪只需20分鐘路程;而隨著府河的通航,從水路到黃龍溪,沿途可欣賞到川西壩子的田園風光,將更有一番風味。不僅如此,一條黃金旅游線也將呼之欲出:黃龍溪(雙流)———仙女山(彭山)———樂山將連成一線。
黃龍溪是誘人的古鎮。但這座古鎮還需要不斷地完美。從1992年開始,當地政府投入了上億元,對黃龍溪的基礎設施加大了建設力度,但這還遠遠不夠。
據雙流分管旅游的副縣長曾敏介紹,黃龍溪鎮是一個集山、水、城一體的水鄉城市,她本身體現了古人依托自然、親近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居環境構想。因此,一定要把歷史留給我們的這筆財富保護好、利用好,在此基礎上進行保護性開發,造福我們的子孫后代。一方面要在“古”字上下功夫,保持古鎮的天然魅力;一方面要在“水”字上下功夫,只有水才能給萬物以靈氣。今后10年內,當地政府將加大古鎮旅游開發的招商引資力度,擬在古鎮外圍恢復古河道,建成人工湖與府河相通,將古鎮建成一個島,使古鎮具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成為一座讓世人矚目的生態旅游勝地。
江洲田園風情濃,遠處山丘樹蔭綠。黃龍溪這座川西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古鎮處在成都府河旅游線的精華地———“歷史篇”和“自然篇”的交匯處。九五期間共接待海內外游客達1.095億人次,旅游總產值達5.28億元。我們相信,通過當地政府的努力,隨著雙(雙流)黃(黃龍溪)路、藉(藉田)黃(黃龍溪)路和府河整治通航,該鎮人工湖、燒火龍廣場的建成,屆時,黃龍溪這座古鎮定會成為一朵盛開的、光彩奪目的玫瑰。
特色客棧
黃龍溪有大小客棧120余家,客棧最集中的地方位于下河街,僅僅下河街一條小街就有客棧二三十家,大都靠河邊, 環境都不錯,可以在鄉游網上預訂。下河街最有特色的的客棧-----川音閣客棧,老板是四川音樂學院的退休教授,人稱陳老師。她的客棧無處不充滿音樂的氣息,看起來也非常的溫馨,他還順便教旅客小提琴、吉他、鋼琴以及其他的一些音樂知識。當教授的人要求是處處嚴格,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別家的被子是幾天一洗,甚至幾個星期都不洗,他硬是要求清潔工每客一換,您不相信您去聞床單,別家的您可能聞到濃濃的汗味,而川音閣客棧陳老師的床單、被子,您只能聞到淡淡的洗衣粉味道。別人家的地板墻壁灰塵很厚,有的甚至蛛網密織,而川音閣客棧的地面墻壁幾乎一塵不染。不信您去瞧瞧。
黃龍溪的交通
公路交通
黃龍溪的公路交通四通八達,
乘車路線有1:成都金沙車站乘坐直達黃龍溪的車直達黃龍溪古鎮,票價14元,上車才買票,車程70-80分鐘。2:成都旅游集散中心新南門車站乘坐直達黃龍溪古鎮的車,票價14元,車程60分鐘。3:成都汽車總站乘坐819路公交車到華陽客運中心(票價2元,車程40分鐘),在華陽客運中心轉乘821路公交車(票價2元,車程45分鐘)直達黃龍溪古鎮。4:成都茶店子乘坐到雙流客運中心的客車(票價6元,車程50分鐘)在雙流客運中心乘坐808路公交車直達黃龍溪古鎮(票價2元,車程55分鐘)5:成都火車北站公交站乘坐到雙流客運中心的車,在雙流客運中心乘坐808路公交車直達黃龍溪古鎮。
自駕車線路1:從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沿著人民南路直走天府大道雙華路口,轉入雙華路3公里處左轉入雙黃大道直達黃龍溪,一路有路標。2:城南高速成都收費站轉入南三環路,在三環路天府立交下轉入天府大道經雙華路轉入雙黃大道直達黃龍溪古鎮,3:成綿高速成都收費站轉入成都繞城高速天府大道出口下,經雙華路轉入雙黃大道直達黃龍溪古鎮。4:成樂高速彭山收費站轉入直達黃龍溪古鎮。5:成溫邛高速成都收費站轉入繞城高速雙流出口下,經雙黃大道直達黃龍溪古鎮。以上路線均有醒目路標。
鐵路交通
成昆鐵路經過雙流火車站,在雙流火車站坐109路公交車直達黃龍溪古鎮。
民航交通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距離黃龍溪古鎮僅僅40公里,在機場出口坐出租車直達黃龍溪古鎮。
特色工藝
瓷胎竹編
“瓷胎竹編”又稱“竹絲扣瓷”, 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是竹編工藝品中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品種,它是以瓷器器皿為胎,用纖細如發的竹絲,柔軟如綢的竹蔑依胎編織而成。瓷胎竹編用的竹絲選料非常嚴格,在四川生產的一百多種竹子中,只選中了鄧昧山脈生長的慈竹,而且必須是節距在66厘米以上、無劃傷痕跡的“兩年青”壯竹,50公斤慈竹經反復挑選加工,最后只得成品竹絲400克。制成的經蔑薄如綢,緯絲繃如毛發,且粗細均勻,柔韌適度,原料制作的技術要求極高。瓷胎竹編工藝品的編織技藝要求高,難度大。從起底、翻底、翻頂、鎖口的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現竹絲接頭,不出現絞絲、疊絲等技術差錯,始終保持經蔑緯絲比例勻稱,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瓷胎竹編在圖案設計方面,已從俗稱“城墻垛垛”的簡單花邊發展到復雜多變的幾何圖案、提花圖案、隱花圖案和山水花鳥等自然圖案。在編織技藝上,除了保持傳統的細密編之外,竹編藝人經過反復琢磨,又創造了特細編、疏編、疏密結合編、元心起花、弧形鎖花,以及條花、格花、鏈花、浪花、別花、穿花、貼花、漏花等十多種新工藝。瓷胎竹編工藝品,除了傳統的花瓶、咖啡具、茶具、飯碗等產品外,還有首飾盒、文具、筆筒、竹壓盤等。
手工織布
手工織布除了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外,現在已很難看到了。這種傳承了中國幾千年的男耕女織,還能在這兒看到它的蹤影。這臺手工木制織布機,可算得上是“文物”了。手工織布,有“寬蓬”、“窄蓬”之分。寬蓬即寬幅,機上正在織的這種布,俗稱“寬蓬家機布”。
特色節日
黃龍溪火龍節
時間: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
地點:黃龍溪古鎮
黃龍溪燒火龍起源于南宋。活動內容包括:燒火龍、彩龍表演、南獅表演、漂河燈、燃放孔明燈、燃放煙花爆竹、舉辦焰火晚會、舉辦迎春同樂晚會、放露天電影、聽川劇座唱等。先民們根據“龍現武陽赤水”和民間流傳的關于主宰光明與黑暗的“燭龍”與主管風雨的“應龍”神話及“龍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龍”這個圖騰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經過不斷改造、豐富,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黃龍溪的“火龍燈舞”逐步得到了完善,成為全國著名的“火龍之鄉”。
黃龍溪國際龍獅文化藝術節
時間:大年初一至初七
地點:黃龍溪古鎮
每年古鎮黃龍溪將上演7天“大堂會”。除了來古鎮賞黃龍古樂、潮流街舞、技巧雜技、川劇變臉、流行樂團、功夫茶藝等“大堂會”,還能在這里觀彩燈、舞南獅、滾鐵環、捏泥人……當然,最值得期待的當屬“燒火龍”了。此外,主辦方還會細心地為前來參加的游客準備了上千份的賀年禮包。
小貼士
黃龍溪古鎮夏季多雨,外出活動一定要帶雨具(特別是夏季,多暴雨),背著很重的背包撐一把傘在林中或山地行走會很不方便,因此雨衣便成為黃龍溪古鎮旅游雨具的首選。
影視拍攝
東方好萊塢
獨具特色的影視外景地1983年盛夏,當黃龍溪還未完全向世人撩開其神秘面紗時,一群俊男靚女突然開赴黃龍溪,把古鎮唯一一家客棧塞得滿滿的。第二天,一群古妝男女閃現在古街古巷,攝影師忙前趕后累得滿頭大汗。“黃龍溪在拍電影……”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向四面傳播,遠至彭山、仁壽、新津的鄉親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黃龍溪,許多人在這個古鎮上“安營扎寨”,數十天里伴著攝制組的水銀燈閃爍。這就是當年峨嵋電影制片廠首次選中黃龍溪古鎮為外景地,拍攝歷史故事片《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情景。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18年。今天的黃龍溪人,對于拍電影、電視早已見慣不驚,有許多人還提供古宅、充當群眾演員發了一筆“影視財”;也有許多影視演員因黃龍溪而走紅當今影視界:如劉曉慶、《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一片中扮演卓文君的鄔倩倩。18年來,以黃龍溪古鎮為拍攝基地,誕生了200多部電影、電視劇。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去年,由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美國熊貓制片公司、美國探險制片公司聯合拍攝的IMAX影片《女人與熊貓》,還將黃龍溪古鎮推向了美國的旅游市場。
景區與府河漂流游覽連在一起。從成都市郊望江樓起程,沿府河經黃龍溪順流而下,可達彭山縣的江口鎮。兩岸風光如畫,有8處景點可供游人觀賞。
在黃龍溪拍的電影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女人與熊貓 》
《大人物》
《芙蓉鎮》
《朱德的童年》
《海燈法師》
民間風俗
黃龍溪迄今保留著正月表演火龍燈、獅燈、牛兒燈、幺妹兒燈、四月初八放生會、端陽節賽龍舟,還有代代相傳的府河號子、民間兒歌、童謠、諺語,扯響簧、翻筋斗、踢毽子等。古鎮至今保留著打更的習俗,按時辰鳴鑼報時從亥時(晚九點)起打更,每個時辰打一更,直到卯時(早上五點),共打五更,一更鳴鑼一聲,二更鳴鑼兩聲,依次類推。夜深人靜之時,清脆的打更聲會讓你睡得分外香甜。
旅游看點
黃龍溪歷來就是成都南面的軍事重鎮。蜀漢時,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于此,結果戰敗,加速了大蜀國的滅亡。黃龍溪原名永興場,原址在府東岸的立新村境內,毀于一場大火,故又名"火燒場",后遷至府河兩岸建場,由于舊時水運交通發達,外來商客增多,經濟文化繁榮,航運上達成都,下通重慶,是水路運輸的重要碼頭。
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漢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輩的足跡;蜀漢政權在此萌芽催生;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馬;唐宋時期日見繁榮,黃金水道成了南方絲綢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時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徑流傳著歷史的故事;老街南、北、中錯落的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奇特景觀;已有三百余年的歷史的全木結構古戲臺保存完好;六株千年古榕樹掩映著古鎮魅影;古老的唐家大院演繹著客家文化的風云;三縣衙門訴說著民國時期的歷史;陳家水碾令游人發散思古之幽情;古樸的民風民俗增添了小鎮無窮的魅力;兵家必爭、商賈云集從而孕育了豐富的碼頭文化;獨具特色的川西田園古鎮風貌成為西南第一的天然影視基地。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古鎮名揚中外,游者慕名而至;憑吊古物,品玩老街、尋覓人文、寄情山水……
黃龍溪吊腳樓
黃龍溪古鎮現存的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鋪就,兩旁是飛檐翹角桿欄式吊腳樓。 古鎮內,路面青石鋪就,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沒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磚一瓦間無不流露出質樸氣息。民居的門前屋頂細部尤為精彩,木雕、磚雕、繪畫等工藝技術精湛,造型生動。院落之間廊廡穿插,廳堂軒昂,體現傳統古建筑的鮮明特點。做生意的人家,廳堂內掛滿了橫幅字畫,用玻璃鏡框鑲嵌起來,精致而雋秀,與周圍的古建筑渾然一體。1983年,當黃龍溪古鎮還藏在深閨無人識的時候,峨嵋電影制片廠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就選這里做外景地,后來,《海燈法師》、《芙蓉鎮》、《家春秋》等多部影視劇也在此拍攝。因為這里原汁原味的古鎮風情,是那些人造影視城根本無法比擬的。
水城風味
古鎮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劃鎮而過,兩岸都是用青石鋪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還存有昔日的棚廊。水面有數座鐵吊橋連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盤根錯節,據說有近千年的歷史,是古鎮的標志,游人每到此,總要在此留影。黃龍溪的魚也是一絕,老人們說:“七上八下九歸沱”,說的是每年從小寒、大寒節氣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魚兒成群結隊溯江而上到此產卵,所以黃龍溪魚產甚豐。當地最地道的吃魚方法是在船上,來一鍋“河水煮活魚”,看似粗鄙的吃法卻能讓人盡享野味之鮮美。 古鎮里明清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比比皆是,沒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磚一瓦間無不流露出質樸氣息。1983年,當黃龍溪古鎮還藏在深閨無人識的時候,峨嵋電影制片廠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就選這里做外景地,后來,《海燈法師》、《芙蓉鎮》、《家春秋》等多部影視劇也在此拍攝。因為這里原汁原味的古鎮風情,是那些人造影視城根本無法比擬的。小鎮中有一條街道因過于老化,推倒后按照過去的風格仿建,但一眼望過去,卻怎么也脫不了仿的氣息。
黃龍溪現存的寺廟
經過1700多年的歷史變遷,古鎮至今仍保存完整。現存的古街坊有7條,街內兩旁多為明清時期建筑,屬全木穿斗結構,嚴謹的廊坊式古代建筑樣式融入其中,街面由紅砂石板鋪成。現存的76套民居亦多為兩層高的明清風格建筑,青瓦粉墻,欄桿窗欞鏤刻精美,傍水而建。臨江飛檐翹角的木質吊腳樓是古蜀民居“桿欄”文化的體現。古鎮內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廟——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黃龍溪古鎮一街三寺廟,且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獨特格局,再加上鎮外的兩座宏偉的古寺廟,更給黃龍溪增添了古意。
古龍寺介紹:
古龍寺位于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是黃龍溪古鎮修建最早的一座寺,位于古鎮正街南首,坐南向北。古龍寺以古寺廟、古戲臺、古榕樹“三古”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成為一大特色,而成為各寺之首。 古龍寺正門上為戲臺,名為萬年臺,占地103平方米,高8米,建于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黃龍溪九個戲臺僅存的一個。據了解,舉凡寺廟、會館、場鎮修建萬年臺,其功用都是酬神、娛賓。黃龍溪的這座萬年臺,全木結構,保存完好,在全省已不多見。臺前300平方米的院壩,過去是一座廣場,是古鎮歷史上集會、交易、看戲的場所。萬年臺院壩南北,各有一顆古榕樹(也稱黃葛樹、黃桷樹),據考已有900多年歷史。傳說這兩棵樹是黃龍祖師來此普化百姓脫離苦海時親手所植。據說過去兩樹樹冠一度遮蔽了整個院壩。北邊古榕樹干分岔 處中央,有約二尺見方的小廟,供奉“黃桷大仙之神位”,傳說只要摸摸樹身,即能祛病消災。南邊古榕樹,盤根錯節,嚴密包裹著一座小土地廟。這兩棵古樹,廟騎樹、樹裹廟,堪稱天下一絕。可惜現在綠蔭不再,騎樹廟也正在修繕之中。 萬年臺正對面,是彌勒殿,彌勒殿前,矗立著一座立千佛鐵塔。 除彌勒殿外,古龍寺現有的主要建筑還大雄寶殿、觀音堂和彌陀殿。古龍寺內,還有一座“三縣衙門”。歷史上,黃龍溪屬華陽縣(今雙流縣華陽鎮)、彭山縣、仁壽縣的金三角”地帶,民事、經濟糾紛、匪患困擾三縣,遂設三縣衙門(類似如今的聯合辦事機構),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
據了解,三縣衙門始建于清代,初為總爺衙門,民國時期改為三縣衙門。衙門大門兩旁有副對聯:“黃龍穿山伸出龍爪抱雞翅,白馬臨江勒轉馬頭望虎巖”,聯上的六個地名——黃龍、龍爪、雞翅、白馬、馬頭、虎巖,巧妙地包含了三縣衙門的管轄范圍。衙門里有一個腳印,據說就是古代華陽、仁壽兩縣的交界。這個“揭事欄”,是清代的遺物,記載了引錦江水灌溉三縣四萬畝良田的水利歷史。這座古佛堰,數百年來,養育了一方百姓,至今,貌不驚人的古堰,仍發揮著重要的灌溉功能,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被譽為“微型都江堰”。據說,當時建立三縣衙門的主要功能有:首先是當地的民政事務管理;其次是古佛堰灌區堰務管理;三是黃龍溪地處三縣交匯點,匪患問題也在管理之列。三縣衙門的機構建立,對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三縣衙門是現今保存中全國唯一的三縣衙門,現為雙流縣文管所管理。為了更好地展示三縣衙門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發展黃龍溪的旅游事業,當地有關部門在“三縣衙門”原址上開辟了一個黃龍溪出土文物、民俗文物展覽,衙門內放著許多古代公堂用具,如狗頭鍘刀、刑具、官服等。衙門內還有電影《芙蓉鎮》、《卓文君與司馬相如》,電視劇《朱德的童年》、《海燈法師》等影視劇在這里選景拍攝的圖片展示,據了解,山清水秀而遠離城市喧囂的黃龍溪一直都是電影電視攝影組的至愛,一撥撥的攝制組絡繹不絕地到鎮上拍片,先后在這里拍攝的影視劇近200部,讓黃龍溪享有了“影視城”和“中國好萊塢”的美譽。
鎮江寺介紹:
鎮江寺位于該縣黃龍溪鎮黃龍正街最北端,這座古剎原是清初移民興建的鎮江王爺廟,是當時船幫祭祀集會的場所。 據說,以前大殿內塑有“鎮江楊四將軍”神像。楊泗將軍,亦稱楊四將軍,楊家四爺,斬龍楊泗將軍,道教尊號為“九水天靈大元帥紫云統法真君水國鎮龍安淵王靈源通濟天尊”,他本是源于湖南的民間道教水神,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人口遷徙運動逐步將該信仰向周邊傳播,包括四川、云南、廣東、甘肅和陜西南部地區,因其能斬除蛟龍,平定水患,而被廣泛尊奉。因農歷六月初六為楊泗將軍圣誕,所以每逢四爺生日,周邊的善男信女都會來此朝會。但現在的鎮江寺,已經變成了一座佛教寺廟,入口處是彌勒佛和四大金剛,大殿內則供奉著“西方三圣 ”。
潮音寺介紹:
潮音寺位于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坐鎮古鎮黃龍正街古街當中,古稱樂善堂,是一座尼姑庵。臨街五間,供奉觀世音大士和彌勒佛。古時上元會、中元會、下元會都在此舉行供天道場,祈禱風調雨順。大門北側,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供寺院護法神伽藍神,南側供龍身,也被視為稱土地公、財神、福神。 寺內有三塊石碑,分別立于光緒十三年(1887)、十九年(1893) 和二十四年(1898),講述了樂善堂的創建發展歷史。其中,光緒二十四年的石碑,是“調署資州直隸州仁壽縣事”俞某、“調署成都府華陽縣事”繆某、“特授眉州直隸州彭山縣正堂”康某三人合立,這充分說明了黃龍溪曾經“三縣共管”的歷史。
黃龍溪茶館
古鎮最有特色的莫過于茶館,路兩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開的竹臺、竹椅、竹凳,還有花花綠綠的太陽傘,成為古鎮上一道誘人的風景。喝茶對于古鎮上的人來說,那是與吃飯并列的頭等大事,馬虎不得。他們用本地產的茉莉花,沖在蓋碗里,一些茶館有時也有上好的竹葉青、峨眉雪蕊這樣的好川茶。一碗茶兩三塊錢,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們,大清早上館子遛鳥兼喝茶,花錢不多,卻是一種悠閑、雅致的享受。 每年正月初二晚上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的 “燒火龍”是黃龍溪最馳名、最傳統的文化體育活動,以其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煙花配方,享譽海內外。此習俗源于南宋,至今已有800余年的歷史。先民根據“龍見武陽赤水”和“龍生九子”等故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現在火龍已經成為黃龍溪一年一度新春的“保留節目”。
黃龍溪現轄1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2.8萬人,幅員面積50.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丘區鄉鎮,是以旅游業為龍頭,農業為基礎的旅游型城鎮。旅游服務設施從無到有,現有高中檔賓館、飯店10多家,大小餐館120多家,有床位3700多個,購物點70多處,旅游般只100多艘,黃龍溪已成為成都市郊區新的旅游熱點。
旅游資源
黃龍溪東臨府河,北靠牧馬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鎮上的居民就生活在這幽靜古樸的環境中。最早系統地將黃龍溪推出亮相的,當數中國貿易總公司。1990年,該公司在向全國贈閱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鎮黃龍溪一瞥》為題,詳細介紹了古鎮的歷史,諸葛亮兵屯牧馬山,以及古鎮中醫后繼有人等情況。并用大量的古廟、古樹、古街巷、古浮橋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黃龍溪“古鎮風光好,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古鎮民風淳”的景象。
同年,《中國民航》、《西南航空》等雜志開始不惜版面介紹黃龍溪古鎮風情。在’92中國友好觀光年”中,省旅游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聯合將黃龍溪古鎮推為8條精選旅游線路之一。
黃龍溪古鎮現存的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鋪就,兩旁是飛檐翹角桿欄式吊腳樓。黃龍溪,到處彌漫著氤氳的青霧,幽深的街道,彎彎曲曲,兩旁是木結構的兩層樓房,一家挨一家,樓下臨街的大都是店鋪,騎樓式的建筑,門前飄著一面藍底白字的小旗,什么“魚香子”、“呂回頭”、“唐酥店”等。二樓的房子,靠近內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邊的用來做生意。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青石路,烏黑發亮的門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著濃濃古意。
新添景點
上河衢田園水村
主要包括“上河衢”濕地田園音樂村、“七星伴月”古院落群、濱河街“酌水茶廊”景觀帶、“府河夜宴”啤酒村、黃龍新街“民居客棧群”等六大建設工程。“整個二期工程共300多畝規模,其中水域面積就占了50多畝。圍繞古鎮的自然、歷史、文化和區位優勢,按照高端、國際、時尚的標準來進行深度打造。
景觀大橋
景觀廊橋從黃龍溪古鎮觀景路橫跨府河,連接大河嘴,再跨過鹿溪河,連接響水村。景觀廊橋建設完成之后,將黃龍溪古鎮景區與大河村、響水村連為一體,實現連接“兩岸三地”的構想,集通行與商業于一體,對“全域黃龍溪”大旅游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仿清國際美食一條街
黃龍溪“國際旅游美食超市”將落地黃龍溪的“美食街”(現仿清街)。“美食街”街道布局整齊,青石板鋪路,雕花木為窗,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具有濃郁的古鎮特色。整個街區統一規劃,店鋪經營范圍長達800米,將集國際風情美食、中國傳統美食、天府地方美食、古鎮特色美食于一身,借力現代化的經營手段和國際化的經營理念,以食文化為靈魂,以古鎮人文關懷和實景體驗為亮點,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美食餐飲區,同時也將成為“國際美食旅游目的地”,彰顯古鎮美食文化,演繹古鎮繁華市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