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荔枝文化村坐落在廣州增城,位于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等地區之間的“黃金走廊”上,交通極其便利。文化村是獨具荔枝文化的大型旅游勝地,匯集傳統荔枝文化、田園農家游樂、現代動感游戲于一村,是團體旅游、合家游玩、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首選之地。匯集荔枝文化、田園野趣、動感游戲于一體。村內有繁榮的荔枝盛景;清新、有趣的農家游戲。
玉巖書院位于蘿崗區蘿崗街道辦(前白云區蘿崗鎮)。初名蘿坑精舍,辟于南宋寧宗嘉慶十二年(1219年),是當地進士出身的紳士鐘啟初所建。入元以后,鐘家后人鐘復昌(一說鐘彰義,是否同一人,待考)又予以擴建,因鐘啟初字玉巖,更現名“玉巖書院”。鐘氏擴書院,延名師,傳儒學,旨在振興閭里。明代民間書院不興,玉巖書院遂告衰落,進而成了佛教殿堂蘿峰寺。
村內民居均建于明末清初,保存完好。全村占地10000平方米,水塘面積6000平方米。依山面水,村前為半月形風水塘、胸圍墻、門樓、禾坪(曬谷場)、街前路,縱向依次排列祠堂、書房、村屋,最后是雕樓、后山及山林綠化。共55棟磚、木、石結構民居。排列有序,一排五間,整齊劃一。石板鋪路,有排水溝。
所謂西關,是老廣州人對位于荔灣區,北接西村,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稱。西關分為上西關和下西關,其中上西關地勢較高,下西關地勢較低。明末興建起十八甫,開設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關先后興建了寶華街、逢源街、多寶街等居民住宅區,這里的西關大屋和竹筒屋等廣州典型的傳統建筑便應運而生了。
翠郊古民居是迄今為止在江南地區所發現的單體建筑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堪稱江南古民居之杰作。翠郊古民居被收入中國“老房子”大型畫冊,并于1998年在世界圖書博覽會上展示,引起國內外建筑界專家的關注.
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位于淄博市東郊6公里309國道北側,距臨淄12公里.西至東環路(湖羅路)東至礦山路,南臨309國道,北靠玉皇山公墓。面積277公頃,現規劃面積124.40公頃。集休閑度假、農業生態觀光、游樂、餐飲服務為一體,融合了自然和人文景觀。園內桃樹成林,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仿佛就是一處美麗的世外桃源,身處其中令人心曠身怡,流連忘返,是淄博人民的后花園。
煙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屬西城區廠橋地界。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內以經營旱煙袋、水煙袋等煙具、古玩、書畫、裱畫、文具及風味小吃、服務行業等為主,其鋪面建筑風格樸素并有北京北城特點,是北京北城較有名氣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跡。
梯面鎮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的東北部,東與從化市交界北與清遠市接壤,距花都區政府所在地新華鎮距離24公里。全鎮共同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全鎮人口9044 人,面積13.5萬多畝。該鎮自然豐富,交通便利。旅游資源也相豐富,農業經濟發展較快,2003年農村總產值14.6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9707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285元。
在8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沙灣形成并保留了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為主體的嶺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的廣府文化的杰出代表,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大量祠堂、廟宇等古建筑和商業遺址、民居遺址保存完好,廣東音樂、飄色、龍獅、蘭花、飲食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長盛不衰。
親親農莊位于廣州市白云區九佛鎮東南亞果園內,距廣州市區約30公里,是廣州市白云區新興的對外開放的生態觀光果園,占地1000多畝,農莊內山環水繞,鳥語花香,果樹繁茂,瓜菜滿園。親親農莊首期已建成并投入接待使用的有餐廳、客房、小賣部、小型會議室、展覽廳、燒烤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可同時接待萬名以上的游客近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