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古剎,居于鷺島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臨碧澄海港,風景絕佳。始建于唐代,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偉宏麗,各殿供奉彌勒、三世尊佛等。藏經閣珍藏佛教文物豐富多彩,有經典、佛像、宋代銅鐘、古書等,明萬歷年間血書《妙法蓮花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
法海寺創建于五代后晉開運二年(945年),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羅山。初名“興福院”,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始改今名。一千多年來,該寺歷經滄桑,代有興廢。宋政和七年(1117年)曾改作道觀,稱“神霄宮”。此后不久,又恢復為佛寺。
龍江寺位于福州倉山區建新鎮西郊洪塘高沙村龍腰山下,離福建農林大學西后門(農大蜂療醫院)約300米。是明代卓然的思想家、愛國志士;三一教創始人林龍江先生并以其名號為寺名的惟一寺院。龍江寺的前身是“借借室”,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青芝寺位于福建省連江縣城南約10公里的青芝山。青芝山在連江縣官司頭鎮,原名“百洞山”。山上多奇石怪洞,因產靈芝得名青芝山。前人有詩贊:“寺產靈芝聞海外,山稱百洞重江南。”此山開辟于明萬歷天啟年間(1621-1627年)。經歷代修建已成一大名勝風景區。山中的松、巖、峰、巒、泉、洞,天然成趣。山水秀麗,有“一百零八景”之稱,其中較著者有五峰、十洞、十六巖、三十五石及一湖、三泉、三臺、三室。
陶塔位于涌泉寺門前兩側。該對陶瓷千佛塔,高6.83米,于1972年從福州南郊龍瑞寺移來,用作鎮寺之寶。它是宋元豐五年(1082年)用陶土分層燒造,然后拼合累疊而成的。此類以陶燒造的寶塔,在國內十分罕見。該對陶塔,東邊的稱“莊嚴劫千佛寶塔”,西邊的稱“賢劫千佛寶塔”。兩塔形式相同,均為八角九層,每座塔壁均貼有雕塑佛像1078尊,八角塔檐上有四方佛72尊,懸掛陶制塔鈴72枚。石砌塔座刻有金剛力士、蓮瓣、舞獅等,刻銘文記述建造時間和捐獻者以及造塔工匠的姓名。
定光塔又名福州白塔,全名報恩定光多寶塔,矗立在于山西麓,與烏山烏塔遙遙相對。初建于唐天元年(904年),是閩王王審知為報父兄教養之恩而建。塔南有白塔寺,為宮殿式建筑。相傳開塔基時發現一顆寶珠,故名“定光多寶塔”。白塔原先是一座高41米的內砌磚軸、外圍木構的七層八角樓閣式磚木塔。外圍砌磚,內壁架木,七層八角,外敷白灰,故名白塔。是福州規模較大的一座古塔。
升山寺在福州 晉安區九峰山長箕嶺南麓新店鎮赤星村境內,原名升山靈巖寺。《榕城考古略》載:“長箕嶺,在三十七都,一名長機,一名桃枝,路通古田、羅源,為侯官大湖諸鄉入省孔道。”長箕嶺石牌村,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門人、女婿黃榦墓。在石牌村瑞峰之麓,有千年古剎林陽寺。壽山產美石,瑩潔柔潤。壽山與芙蓉山、九峰山,并稱福州外三山。
涌泉寺山門保留著唐朝建筑風格,為一有框無門的空門,石門柱上鐫刻著一副短聯:“凈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此聯構思奇巧,意寓在涌泉寺山門東邊,有一石砌拱門,上書“靈源深處”。傍崖而下石階60余級,中裂一澗,寬約3米,深約10米,似石洞,故名“靈源洞”。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因為“喝水巖”石刻,這一帶又統稱“喝水巖”。靈源洞兩側,薈萃了自宋以來摩崖石刻200多段,約占鼓山現存摩崖題刻的一半,行、草、隸、篆諸體俱備,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譽為“東南碑林”。題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余段,清朝至今百余段,其中尤以宋代名書法家蔡襄的“忘歸石”,施元長的“喝水巖”以及理學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綱和當代郭沫若等題詠石刻最為著名
福州市鼓山涌泉寺為“閩剎之冠”,又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前為香爐峰,后倚白云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筑格局。相傳它的舊址為“華嚴寺”。唐建中四年(783年),有龍居靈源洞(《鼓山志》載:“其先為潭,毒龍居之。”),從事裴胄認為“神物所蟠,宜寺以鎮之”,請高僧靈嶠入山誅茅設臺念《華嚴經》,遂成華嚴寺,從此龍不為害。現在,人們都把建中四年(783年)作為涌泉寺創建之始。 唐武宗滅佛時,華嚴寺被毀。